目前分類:歷史名人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劉基劉伯溫《明史.列傳第十六劉基傳》


 


劉基,字伯溫,青田人。曾祖濠,仕宋為翰林掌書。宋亡,邑子林融倡義旅。事敗,元遣使簿錄其黨,多連染。使道宿濠家,濠醉使者而焚其廬,籍悉毀。使者計無所出,乃為更其籍,連染者皆得免。基幼穎異,其師鄭複初謂其父􏳼龠曰:「君祖德厚,此子必大君之門矣。」元至順間,舉進士,除高安丞,有廉直聲。行省辟之,謝去。起為江浙儒學副提舉,論禦史失職,為台臣所阻,再投劾歸。基博通經史,於書無不窺,尤精象緯之學。西蜀趙天澤論江左人物,首稱基,以為諸葛孔明儔也。
方國珍起海上,掠郡縣,有司不能制。行省復辟基為元帥府都事。基議築慶元諸城以逼賊,國珍氣沮。及左丞帖裏帖木兒招諭國珍,基言方氏兄弟首亂,不誅無以懲後。國珍懼,厚賂基。基不受。國珍乃使人浮海至京,賄用事者。遂詔撫國珍,授以官,而責基擅威福,羈管紹興,方氏遂愈橫。亡何,山寇蜂起,行省復辟基剿捕,與行院判石抹宜孫守處州。經略使李國鳳上其功,執政以方氏故抑之,授總管府判,不與兵事。基遂棄官還青田,著《鬱離子》以見志。時避方氏者爭依基,基稍為部署,寇不敢犯。
及太祖下金華,定括蒼,聞基及宋濂等名,以幣聘。基未應,總制孫炎再致書固邀之,基始出。既至,陳時務十八策。


太祖大喜,築禮賢館以處基等,寵禮甚至。初,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後,遙奉之。歲首,中書省設禦座行禮,基獨不拜,曰:「牧豎耳,奉之何為!」因見太祖,陳天命所在。太祖問徵取計,基曰:「士誠自守虜,不足慮。友諒劫主脅下,名號不正,地據上流,其心無日忘我,宜先圖之。陳氏滅,張氏勢孤,一舉可定。然後北向中原,王業可成也。」太祖大悅曰:「先生有至計,勿惜盡言。」會陳友諒陷太平,謀東下,勢張甚,諸將或議降,或議奔據鍾山,基張目不言。太祖召入內,基奮曰:「主降及奔者,可斬也。」太祖曰:「先生計安出?」基曰:
「賊驕矣,待其深入,伏兵邀取之 ,易耳 。天道後舉者勝 ,取威制敵以成王業,在此舉矣。」太祖用其策,誘友諒至,大破之,以克敵賞賞基。基辭。友諒兵複陷安慶,太祖欲自將討之,以問基。基力贊,遂出師攻安慶。自旦及暮不下,基請逕趨江州,搗友諒巢穴,遂悉軍西上。友諒出不意,帥妻子奔武昌,江州降。其龍興守將胡美遣子通款,請勿散其部曲。太祖有難色。基從後蹋胡床。太祖悟,許之。美降,江西諸郡皆下。

Att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鬼谷子


鬼谷子是衛國人,姓王名栩,他隱身於周陽城一個叫「鬼谷」的山谷中,自號鬼谷子。他通天徹地,兼顧數家學問,人不能及。一是神學:日星象緯,占卜八卦,預算世故,十分精確;二是兵學,六韜三略,變化無窮,佈陣行軍,鬼神莫測;三是遊學,廣記多聞,明理審勢,出口成章,萬人難當;四是出世學,修身養性,祛病延壽,學究精深。鬼谷子早年時,一次偶然的機會,有人請他占卜,他句句應驗如神,由此名聲大振。
  在他眾多的弟子中,唯孫臏、龐涓、蘇秦、張儀四人聞名於世。龐涓學習兵法三年,自以為學成,聽說魏惠王重金招納將相,決定下山回魏國應聘。鬼谷子恫察出他的心思,讓他到山上摘一朵花來,為他的前程算卦。當時是六月炎熱天,百花凋謝,龐涓只尋到一支草花,他見花弱小,就把它丟棄在路中。但他再也找不出第二朵花來,只得撿回草花,藏在袖裡,回來告訴師傅:沒有花。鬼谷子識破了龐涓袖裡的花,對他說「此花叫馬兜鈴,一開十二朵,也就是你榮華富貴的年份;花先前被你拋棄,被鬼谷太陽照曬已枯萎,『鬼』旁著『委』是魏,你必出仕於魏國。你剛才有欺人之心,要戒之。送你八字『遇羊而榮,遇馬而卒』,好自為之」。龐涓來到魏國,由相國王錯引見於魏惠王,正值庖人為惠王上「蒸羊羔」的菜餚,惠王大加讚賞龐涓,封他為元帥職,應驗了「遇羊而榮」。後來,龐涓中了孫臏的埋伏,死在馬陵道,也應驗了「遇馬而卒」。
  孫臏要告別師傅,鬼谷子也讓他去摘一朵花來。時九月季節,更無山花,孫臏順手把花瓶中的黃菊遞給師傅,鬼谷子說「此花久在瓶中,已經殘缺,你有殘疾之難;但它久經風寒,並且長期供人觀賞,你並無大礙,而終究功成名就。我給你一個錦囊,危機時刻再打開」。孫臏原來叫孫賓,鬼谷子把他改為孫臏,預示了他腿殘的前兆,也是天意。孫臏到魏國,龐涓擔心其本領遠不如孫臏,而使計加害於孫臏,斷孫臏二膝蓋骨,孫臏為了活命,打開錦囊,乃是「詐瘋癲」,他於是裝瘋,躲過了龐涓的猜忌,回到齊國,最終成就了他的功名。
  蘇秦、張儀見二位師兄都下山了,也執意要走。鬼谷子為二人預言道「蘇秦先吉後凶,張儀先凶後吉,我看出孫、龐二人,勢不相容,有互為撕殺之苦;你二人應該互相推讓,各成名譽,以融同學之情。」。後來,蘇秦為趙國相位,「合縱抗秦」,並兼六國相印,威風八面。但好景不長,其「合縱」即刻瓦解,蘇秦死於齊閔王車裂極刑。張儀受蘇秦「提攜」,做了秦國大夫,而當蘇秦死後,立刻推行他的「連橫」術,使蘇秦的合縱坦蕩無存。也為秦國最後統一國家奠定了理論基礎。


Att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李淳風


李淳風(公元602670年)是岐州雍(今陝西鳳翔)人。其父李播,隋朝時曾擔任過地方官員,「以秩卑不得志,棄官而為道士。」李播「頗有文學,自號黃冠子,注《老子》,撰方志圖文集十卷,」並做《天文大象賦》。這些,對李淳風一生的學術取向,無疑有一定的影響。《舊唐書》本傳說李淳風「幼俊爽,博涉群書,尤明天文歷算陰陽之學。」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。
  早在貞觀(公元627649年)初年,李淳風在李唐王朝就嶄露頭角了,而起因就是由於他的天文學造詣。唐初行用的曆法是傅仁均編撰的《戊寅元歷》,這部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,李淳風對之做了詳細研究,提出了修改意見,唐太宗派人考察,採納了他的部分建議。在古代,曆法編撰是專門之學,一般學者很難問津,而李淳風對《戊寅元歷》提出修訂意見時才20多歲,這自然要引起人們注意。他也因此得到褒獎,被授予將仕郎,進入太史局任職,從此開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學家的生涯。
  《舊唐書·李淳風傳》載:李淳風,隋仁壽二年(壬戌)(公元602年)生於岐州雍(今陝西鳳翔岐山鎮),其父李播,隋朝時曾任縣衙小吏,以秩卑不得志,棄官而為道士,頗有學問,自號黃冠子,注《老子》、撰方志圖十卷、《天文大象賦》等。因此,從小被譽為「神童」的李淳風在其父的影響下,博覽群書,尤鍾情於天文、地理、道學、陰陽之學,9歲便遠赴河南南坨山靜雲觀拜至元道長為師。17歲回到家鄉,經李世民的好友劉文靜推薦,成為李世民的謀士,參與了反隋興唐大起義。618年,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,李淳風成為秦王府記室參軍。唐貞觀元年(627年),李淳風以將仕郎直入太史局。在置掌天文、地理、制歷、修史之職的太史局,李淳風如魚得水,充分展現其才智,鞠躬盡瘁40年。
  1
、他改進漢代落下閎發明的天文渾儀,加黃道、赤道、白道三環(古稱三辰儀),使天文觀測更便捷精確,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。唐以後所制渾儀都仿此結構,現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複製的古渾儀亦仿此結構。


2、他受詔主持並與國學算學博士梁述、太學助教王真儒等註解的《周髀算經》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80917.htm和《古算十經》頒行為全國教材,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教材,對後世東方數學影響巨大深遠。中國、日本、朝鮮、越南等國一直沿用到近代。李約瑟博士稱其為:「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著作註解」。


Att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